來源:騰訊網
在大多數人眼中,民爆行業被視作“基礎工業的基礎,能源工業的能源”。鑒于民爆行業的特殊性,國家政策與主管部門對于這一行業的安全、環保問題極為重視,無人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開始成為一大發展趨勢。
作為港股創業板民爆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,比優集團高管團隊不久前迎來了一位年輕的成員——新晉執行董事馬天逸。作為比優集團董事長馬強的獨子,馬天逸從小在民爆行業耳濡目染,長大后繼而攻讀了英國劍橋大學唐寧學院,主修自然科學專業。對于這份“特殊”的工作,馬天逸有著不一樣的理解。
問:如何看待民爆行業?
馬天逸:這是一個存在一定門檻的行業,從事民爆行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,可以說這個行業的定位十分明確。同時這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行業,每年都有大量的礦山開采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入生產,對于我們來說,這一部分客戶的需求是穩定存在的。
問:對于外界而言,提起民爆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事故頻發的新聞,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?
馬天逸:首先,對于普通群眾來說,爆破工作可能聽起來確實比較嚇人。實際上,根據國家工信部2016年發布的民爆行業“十三五”規劃數據顯示,與上一個五年相比,我國民爆行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由21起大幅下降到7起,死亡人數由71人減少至64人,行業事故率整體是在不斷下降的。
根據我們自己的統計,比優集團2017年由于爆破而引發的安全事故及死亡人數的數字為零,為數不多的一起事故是由于車輛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意外導致。不等同于大眾理解的易燃易爆,我們選用的爆破產品直接用打火機或明火去點是點不著的,必須用專門的雷管引爆。
聽起來這是一個高危性的行業,但是現在下到比優車間去看,可以發現車間人數是在不斷下降的。隨著我們技術的不斷更新,未來將采取全自動化作業,機器的參與程度越來越高,人員傷亡等安全生產事故的概率將大大降低。
問:民爆行業目前存在產能過剩、供過于求的情況,您如何看待這一現狀?
馬天逸:從民爆行業“十三五”規劃中,我們看到國家在發展政策上一直鼓勵行業并購、兼并重組。我們也在不斷尋求收購的機會,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,盡可能地擴大比優的生產規模,提高產量,將業務做大做強。
問:目前在公司擔任的職務與主要負責的工作?
馬天逸:我主要負責的是對外溝通,包括技術引進、資本合作對接等。企業內部的話會著重參與人才的儲備、更新換代等工作。我們一再強調要明確自身的定位,清楚團隊的實力,有什么樣的人才做什么樣的事。比優集團發展到了今天,我們清楚地看到更新換代已迫在眉睫,無論是技術還是人才,我們都需要為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做好充足的儲備。
問:公司為什么會選擇去香港上市?
馬天逸:我們在2012年的時候進軍港股市場,一方面是由于歷史原因,有這么一個機會擺在我們面前。另一方面,考慮到未來我們將不斷擴大在中亞以及更多海外市場的業務,無論是從財務審計還是資金的流動性與調配的靈活程度來看,港股的優勢更加凸顯。
隨著國內的礦山資源不斷被開發,大型基礎工程基本成熟,未來基于這兩大領域的民爆用品需求可能會逐年下降。在國內礦山行情不太好的時候,我們業績極有可能會受到影響,這時就需要有國外的業務進行平衡。畢竟國內的市場是有限的,近幾年國家也在一直鼓勵民爆行業“走出去”。
問:從資本層面來看,比優集團未來會有哪些動作?
馬天逸: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登陸港股創業板,但是跟A股相比,港股的市盈率會低一些,創業板的交易量相對活躍度也更低。未來,比優集團將與更多大型機構、投資基金對接,首先將比優的品牌推介出去,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是在踏踏實實做實體。在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之后逐步提升業績,將引用的資金落到實處,用數字說話,從而更好地回報投資者。
問:目前比優集團在海外有哪些項目?未來還會拓展哪些新的國家?
馬天逸:比優集團在去年跟塔吉克斯坦政府簽訂了合作備忘錄,已投資逾2000萬美金在當地投資建設一座炸藥廠,炸藥廠將于今年4月底試生產。我們看到,隨著“一帶一路”概念的提出,中亞以及鄰國對于民用爆炸物品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,所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成為未來我們考察的重點,這也是我們集團統籌兼顧,布局全球化的戰略體現。
問:2018年比優集團整體的規劃是什么?
馬天逸:今年我們將重點拓展爆破工程及相關服務業務,相應地減少利潤較薄的貿易業務。目前我們正在跟一些國企、央企對接,像一些大型礦山的招標,比優都在積極參與。技術方面,我們也將同美國、西班牙等專業的爆破公司進行合作,他們來提供技術,比優提供人力與市場,從而實現強強聯合、互利共贏。